目前市場上的發(fā)動機機油分為礦物機油和合成機油。兩者區(qū)別在于基礎油不同。礦物油的基礎油是從原油中提煉的,合成油的基礎油則是通過化學合成的,與礦物油相比,合成油的抗高溫氧化、抗粘度變化、抗磨損能力更強。
合成油的粘度變化受氣溫影響很小,所以既能在低溫環(huán)境中流動順暢,也能在高溫環(huán)境中,保持適當的粘度,減少發(fā)動機磨損。另外,合成油提煉純度高,在發(fā)動 機持續(xù)高溫運作下,不易氧化分解產生油泥和積碳,其劣化速度比礦物油慢50%,使用時效也更長.
機油名稱中所帶字母的含義
(1)API 標準(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 即"美國石油協會"標準)。這是一個綜合衡量機油質量高低的標準,油質量由低至高依次劃分為:SA、SB、SC、SD、SE、SF、SG、SH、SJ、SL、SM、SN等級。
(2)SAE 標準(即"美國汽車工程學會"標準) 。這是衡量機油粘度的標準,又分為單級粘度和多級粘度。例如: SAE40 (單級粘度),SAE15W-40(多級粘度)。在多級粘度中,W前的數字表示機油的低溫流動性,數字越小,機油流動性越佳(發(fā)動機磨損主要集中在冷啟動瞬間,良好的機油流動性,能將發(fā)動機磨損降到最低)。W后的數字表示機油的高溫粘度,數字越大,高溫下保護性能越好。
如何選擇合適的粘度等級?
a 可根據內燃機和車輛的特點,即負荷和轉速選油。負荷高,轉速低的設備一般選用粘度較大的潤滑油。負荷輕、轉速高的設備一般選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
b 根據氣溫高低情況選油:氣溫高時(夏季)選用粘度較大的潤滑油;氣溫低時(冬季)選用粘度較小的潤滑油。
c 也可根據發(fā)動機磨損狀況選擇,新發(fā)動機應選用粘度小的油品,而磨損較大(間隙增大)的發(fā)動機應選用粘度較大的油品。
車輛齒輪油分幾種?
我國車輛齒輪油根據組成特性和作用要求分為CLC普通車輛齒輪油、CLD中負荷車輛齒輪油、CLE重負荷車輪齒輪油三個品種,分別相當于API分類的GL-3、GL-4、GL-5。
其中:
CLC用于手動變速器,螺旋傘齒輪的驅動橋。
CLD用于手動變速器,螺旋傘齒輪使用條件不太苛刻的準雙曲面齒輪的驅動橋。
CLE用于使用條件苛刻的準雙曲面齒輪及其它條件齒輪的驅動橋。
機油的作用
1、潤滑減磨:活塞和氣缸之間,主軸和軸瓦等相對摩擦部件之間,要防止零件過快磨損,需要在兩個滑動表面間建立油膜。機油的油膜將相對滑動的零件表面隔開,使兩個相對運動表面不直接接觸,從而達到減少磨損的目的。
2、冷卻降溫:機油能夠將引擎各處的熱量帶回機油箱,同時將熱量散發(fā)至空氣中,有冷卻發(fā)動機的作用。
3、清洗清潔:好的機油能夠將發(fā)動機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損金屬顆粒通過循環(huán)帶回機油箱,通過潤滑油的流動,沖洗零部件工作面上產生的臟污。好機油有清凈分散作用,可以不使油泥與殘渣堆積在引擎內部,而使它們形成小顆粒懸浮在機油里。
汽油機二沖發(fā)動機機油與四沖發(fā)動機機油
二沖程發(fā)動機的潤滑方式與四沖程發(fā)動機相比截然不同。對二沖程而言,由于其結構上的差異,它不能象四沖程那樣實現其關鍵部位的壓力潤滑和機油的循環(huán)使用,而只能以下列兩種方式進行潤滑:
1、預混合潤滑法:將機油按一定比例預先摻入燃料油中,并充分攪拌,依靠混合在燃料中的機油潤滑發(fā)動機內的摩擦表面
2、分離潤滑法:將燃料和機油分別裝在兩個機油箱內,通過機油泵將機油壓送至化油器的柱塞腔內與燃料空氣混合后進入曲軸箱,其潤滑油流量由油門開度來控制,由于分離潤滑法采用定量供應,機油消耗量較少,只是預混合法耗量的1/3,不但能提高燃燒率,減少積炭和廢氣中的有害氣體,還能使摩擦表面充分潤滑,目前已被廣泛采用。不言而喻,預混合潤滑法陳舊落后,現已基本被淘汰。
二沖程與四沖程發(fā)動機的潤滑特點及差異如下:
1、二沖發(fā)動機一旦啟動,機油即與燃料一起進入氣缸參與潤滑,此潤滑過程與環(huán)境溫度無關。因而對機油的低溫流動性和冷起動性要求不高,而四沖程發(fā)動機則要求較高,因為四沖程機油在溫度低時其粘度變高,溫度高時粘度又變低。
2、進入發(fā)動機的機油量與其所做的功成正比,即油量隨引擎轉速的提高而增加,且其機油不斷更新,不存在循環(huán)使用的現象,因此對抗氧化性要求不高。而四沖程發(fā)動機的機油系循環(huán)使用,因而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3、二沖程機油在發(fā)動機的工作過程中,總是用新鮮的潤滑油,且?guī)缀蹼S燃料全部燒掉,因此易造成火花塞積炭、氣環(huán)的粘結和排氣口的堵塞,故要求油的沉積物生成要少;而四沖程發(fā)動機機油不直接參與燃燒,對油的沉積物生成的要求則低一些。
4、機油-燃料的比例高,發(fā)動機在運行過程中,機油被稀釋,再加上二沖程車多處于轉速高、升功率高、熱負荷高的惡劣工況,可造成燃燒室和排氣口積炭增多,火花塞污染,排煙量大,燃燒辛烷值低(燃料與機油混合液的辛烷值隨機油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易造成摩擦損傷。另有資料顯示,二沖程機活塞第一環(huán)槽溫度高達295°C~315°C,故要求油的高溫清凈性要好,而四沖程活塞機第一環(huán)槽的溫度僅有245°C~270°C,由此對四沖程發(fā)動機油高溫清凈性要求則相對較低。
5、二沖程發(fā)動機怠速時,機油流量很小,潤滑油不易形成低溫油泥,因而對油的低溫清凈性要求不高,而四沖程發(fā)動機則要求低溫時油的粘度不能過高,以利于低溫起動性能,故對油的低溫清凈性要相對較高。
6、由于二沖程機油參與燃燒它的閃點較低,而四沖程機油不直接參與燃燒作循環(huán)使用,其閃點相對較高。
機油的質量等級、黏度
機油瓶都有標示自己的規(guī)格粘度,比如API SF SAE 15W/40,“API SF”表示機油是汽油機機油,質量等級F,適用氣溫-15℃-零上40℃。
機油的質量等級沿用美國石油協會(API)標準,汽油機機油以S字頭來代表,API SA、SB、SC……、SM,字母排得越后機油的質量等級越高。
SA 1930 純礦物油,不含添加劑
SB 194O 首種含添加劑的機油,含有防銹劑及防氧化劑
SC 1964 提供防止高溫及低溫沉積、磨損、銹蝕及腐蝕的保護
SD 1968 表現比SC機油好
SE 1972 更多防止氧化、銹蝕、腐蝕及高溫沉積的保護
SF 1980 氧化穩(wěn)定性較SE為佳,同時包括改良了的防磨表現
SG 1989 對內燃機沉積,機油氧化及內燃機磨損的控制更佳
SH 1993 測試通過程序較SG嚴格
SJ 1996 在SH的基礎上增加臺架測試及揮發(fā)性的改善
SL 2002 更加杰出的抗氧化保護,改良的粘溫性能(特別在高的溫度),更為優(yōu)異的清凈分散性能,較好的燃料經濟性,更低的揮發(fā)性
SM 2004 在SL基礎上降低磷含量,以保證環(huán)保要求,同時也提高氧化安定性、高溫抗磨性、高溫沉積物控制和用后油的泵送性
現在的愛車人選摩托車機油至少要選SG,黏度指數要跟據當地氣溫選擇,如果在低氣溫選高黏度機油,發(fā)動機冷啟動時機油太稠厚甚至凝固,機油泵抽不上油,發(fā)動機運行部件會嚴重磨損;如果在高氣溫選低黏度機油,發(fā)動機運行一段時間的高溫會使機油黏度減低到不能維持摩擦部位的油膜,摩擦部位直接摩擦也會嚴重磨損。
礦物油與合成油
礦物油來自于從地殼深處有機物采集而來的原油,原油中含有數百種碳氫化合物分子:有的短而輕,有的長而重,有的則介于其中,人們稱之為原油或油基。在煉油廠,原油中的雜質(其中的蠟質成分)被分離出來。然后,再加入一些比較重要的添加劑(清潔劑、抗腐蝕劑等),這就形成了礦物油。礦物油,有的可能只是印上Mineral Oil意思是『礦物油』或是multi-grade的英文字,意思是『復級機油』,但是也有的機油產品上面并沒有印有上述的英文標示。礦物油由于其中的分子結構存在著部份的支鏈,而這些存在的支鏈往往在潤滑過程中卻容易發(fā)生斷裂,因此在激烈的操駕情況下,較為容易產生機油裂解變質。
全合成油
全合成機油來自于煉油廠從碳氫化合物提煉出來的(乙烯);之后,被送到化學工廠轉化為一種輕的液體,再經過另一個化學過程變成聚烯烴--一種較重的液體,是“全合成機油 ”中的核心成份;潤滑油廠再加入各種酯類和各種添加劑,就生產出來消費者可以使用的產品了。注意“全合成機油 ”與普通機油的重要區(qū)別,礦物油成份中僅僅含有3-4種碳氫化合物分子,而且這幾種分子在尺寸和長度上幾乎是一致的。全合成機油就是完全都是100%合成的機油,這類機油的包裝往往會見到 100% Synthetic 、Fully Synthetic或是德文VOLL SYNTHESE之類的標示,其字義代表著『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有抗老化、抗磨損、高抗泡性、清凈能力強、流動率快等特點,所以價位上會比一般的機油來的高,而且油的品質也可控制得很好。
半合成油
半合成油介于礦物油與全合成油之間,當我們在察看此類油品的包裝時,通常上面會印有Synthetic ﹑Semi-Synthetic, Synthetic Based, Synthetic technology或者是德文SYNTHESE 的標示,而不論是英文或德文,其意思都是『半合成機油』或日文的『部份合成油』或簡稱為『合成油』。半合成油通常是由礦物油以及部份的合成油,依照各廠商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當然其中也會添加特別的物質來提升油質。
合成機油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它克服了普通機油低溫流動性差的弱點,并且加強了高溫、高負荷時對發(fā)動機的保護作用。我們都知道發(fā)動機在啟動時的磨損是最嚴重的,所以化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提高機油的“易泵性”(使部件快速運轉的能力)。普通機油這方面的特性通常很差,尤其在低溫狀態(tài)下。
建議, 新車磨合完后如果換上合成機油,千萬不要再換回礦物油了。注意:里程過高的發(fā)動機就不要轉換合成機油, 原因如下:
1. 太多礦物油的油焦在發(fā)動機各個部位, 被合成機油洗滌后容易堵塞各種內部管道.
2. 各種浸染礦物油的墊一接觸合成機油就有可能會漏油.
3. 老化的活塞環(huán)原來的油焦還有一點密封作用, 被合成機油洗滌后活塞環(huán)問題暴露, 在很短時間內, 汽油就會從氣缸中出來使機油失效, 造成各種內部摩擦件咬死
摩托車可以用汽車的潤滑油么?
汽車變速箱與曲軸箱(發(fā)動機)是分開的兩個潤滑倉,汽車變速箱用齒輪油,而曲軸箱(發(fā)動機)用的是發(fā)動機油。摩托車曲軸箱、變速器、離合器都用同一種潤滑油,要求機油在潤滑的同時還要能在離合器嚙合提供足夠的摩擦力。而且摩托車活塞上下運動及曲軸平均轉速比汽車活塞上下運動及曲軸轉速要高,要求機油要有很高的抗剪切性能。摩托車發(fā)動機轉速高,溫度也遠遠高于汽車水冷發(fā)動機,要求機油要有高抗氧化性能。摩托用潤滑油要采用特殊添加劑來滿足摩托曲軸箱、變速器、離合器的要求。有人說十年前就在摩托車發(fā)動機里加入汽車潤滑油也沒見出過事,但汽車發(fā)動機油不適合摩托車發(fā)動機也是80年代末發(fā)現的,這么多年來也沒得到很好的推廣,知道的人不多,但在發(fā)動機臺架試驗中這個問題就會明顯的暴露出來。